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学校统一组织下集中收看阅兵盛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收看结束后,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了“观阅兵盛典 强责任担当”主题党日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悟、交流体会,掀起了热议阅兵盛况的浓厚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单培勇表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激动、震撼、骄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一要讲清正确二战史观之所以“正确”的道理,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坚决反对消费历史、曲解历史的行为;二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中流砥柱作用,让学生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三要讲透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年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青春远航的动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书写无愧于祖国、人民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四史教研室负责人李雅馨表示,观看完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受阅部队的威武英姿、先进装备,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立足职业教育本职岗位,牢记使命,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培养祖国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概论教研室教师张超表示,观看阅兵式,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深感祖国的强大。站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那些在战火中消逝的生命,那些为和平付出的牺牲,都化作永恒的丰碑矗立在民族记忆深处。在这丰碑下,我们应当学会的不仅是铭记,更是以史为鉴的智慧;不仅是哀悼,更是面向未来的勇气。当晨光再次洒向这片曾被鲜血浸染的土地时,我们站立的身影,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做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同学们自信自立自强。
德法教研室教师王艳薇表示,通过观看今天的阅兵仪式,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场国力与军威的展示,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历史大课”。从“小米加步枪”到今日信息化装备的对比,生动诠释了“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的历史教训。这场阅兵让我更加坚定要在课堂上讲好抗战历史,用英雄故事唤醒青年的时代担当,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我必将这份感动转化为教学动力,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概论教研室负责人李晓闪表示,一个记得住来时路的民族,永远看得清远方。9月3日,一个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日子。1945-2025,8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军队以势如破竹之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当受阅方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国家和人民的检阅时,当多个新型装备方队首次亮相时,我热泪盈眶。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坤丽表示,今日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令我心潮澎湃,更觉责任重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共同珍爱和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时代的强音。作为思政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好抗战历史这一生动教材,讲好抗战故事,引导学生传承好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
新入职教师孙超扬表示,一句“标兵就位”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那一刻感受到的不仅是阅兵场的庄严威武、气势磅礴,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炽热律动。这也使我更加深切体会到民族复兴这一时代重任的千钧分量。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将从中汲取磅礴力量,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自觉行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姬迎喜 图片/张坤丽)
编审/周茜茜 审核/姬迎喜 终审/单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