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图书馆召开了“聚焦发展热点,续写新的篇章”专题工作会议。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会议伊始,魏秀娟馆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第一章《总则》、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第六章《服务》、第七章《管理》等内容。《规程》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规程》中规定:“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管理中达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效果。
其次,魏馆长推介了一篇文章——《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转型建设,如智能服务创新模式、智能建筑空间、智慧馆员、智能数据管理。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以学科(专业)建设、读者需求为目标,优化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结构,完善纸电一体化建设;注重收集教材课件、教学音视频、教学参考资料等,形成学校图书馆独有的特色资源;重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图书馆服务的转型,比如在线数字阅读学习平台、瀑布流阅读平台、保障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和完备度等。四是图书馆机构与理念的改革,立足以人为本,对部门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重视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给馆员赋予新的角色和任务,建立跨部门的职能协作组织等。
在发展趋势方面,一是重视智慧馆员的发展,推动传统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型。二是在新技术背景下,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读者服务。三是优化纸电信息资源的配置、利用与共享,推动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和实践。四是增强数据治理、完善数字赋能,将数据治理工作融入图书馆数智化的服务、空间、资源、环境建设中,实现数据生产、治理和利用之间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接着,大家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实际,就图书馆机构整合、图书馆主页改版等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最后,魏馆长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工作要有依据。图书馆工作的依据就是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这些指导性文件和学校“双高”建设、升本发展等具体要求。二是学习要养成习惯。只有馆员先学先读了,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推介,做好资源建设工作。三是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全校师生是图书馆的本职,师生的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标尺。图书馆的工作要有利于读者,有利于业务开展,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四是要持续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图书馆工作也同样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魏馆长希望全体馆员继续发扬责任、担当、朴实的优良传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社会服务,做出新的贡献,续写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